2月13日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廳相關負責人在網絡訪談時介紹,2024年1月至11月期間,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食品藥品安全犯罪的人數達到12987人。其中,涉藥品犯罪案件涉及5727人,涉食品犯罪案件涉及7260人。接下來,全國檢察機關會持續保持對食藥犯罪的嚴懲高壓態勢,對重大敏感案件進行指導督辦;針對網絡平臺、直播間售假以及農村、城鄉接合部的食藥安全問題,與監管部門協同合作,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繼續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最高檢經濟犯罪檢察廳相關負責人還稱,最高檢依法加大了對重大敏感案件的督辦指導力度。比如指導天津、河北辦理“油罐車運輸食用油”案件,目前這兩個地區均已對該案件提起公訴。開展打擊“特供酒”犯罪專項行動,第一時間聽取吉林、四川、山東等地重點案件的辦理情況報告,并且匯總分析了全國檢察機關辦理此類案件的情況,指導地方檢察機關依法嚴厲打擊此類犯罪。對央視“3·15”曝光的安徽槽頭肉案、天津防火玻璃造假案等案件進行督辦指導。聽取安徽省市縣三級檢察機關關于案件辦理情況的匯報,并提出指導意見。
記者從此次訪談中了解到,在懲治危害食藥安全犯罪方面,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最高檢聯合農業農村部等六部委開展了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重點治理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嚴重危害食用農產品安全的問題,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2024年3月,最高檢決定開展全國檢察機關“檢護質量安全2024”專項行動,從嚴打擊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特別是網絡營銷、直播帶貨等新業態下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常見偽劣商品違法犯罪。結合“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這一重要節點,發布檢察機關依法懲治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答記者問,以引領優化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