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老問題不僅是關系到民生福祉的關鍵所在,更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無法回避的重要課題。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涪陵區委書記黎勇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村養老服務在質量和水平上均取得了顯著進步。不過,在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流以及農村家庭結構發生明顯變化的大環境下,解決農村養老服務現存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已成為當下急需攻克的難題。

黎勇強調,要讓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當務之急是補齊設施短板。應積極探索建設具有日間照料、短期托養、互助式養老功能的示范性農村養老綜合體。這個綜合體不僅要整合醫療、康復、文化等多種功能,還需具備強大的輻射能力,帶動周邊鄉鎮養老服務共同發展。此外,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大力推廣家庭養老床位改造工程。通過該改造,為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提供短期托養、定期巡診等貼心服務,讓老人在家中就能享受高質量的養老照護。
在談到農村養老服務的人才隊伍建設時,黎勇指出:“當前,農村養老機構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較低,致使部分老人在養老機構中難以找到家的感覺。”針對這一情況,他認為必須加強涉老專業的產教融合。引導技工院校根據市場需求,優化專業設置,將養老護理、健康照護、醫療服務等銀發經濟領域急需的專業納入職業技能培訓目錄。同時,建立合理的護理員薪酬激勵補貼機制,通過物質獎勵和拓展職業發展空間,鼓勵養老護理員提升專業技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并長期堅守養老服務行業,為農村養老服務注入持續的人才動力,全面推動養老護理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
完善的制度保障是農村養老服務穩定發展的基礎。要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書記抓養老工作的體制機制,將養老工作提升到戰略層面,層層落實責任。同時,加快制定農村養老服務條例,構建一套符合農村實際、切實可行的養老服務制度體系。在醫保政策方面,推動鄉鎮衛生院與養老機構實現“兩院一體”的深度融合模式,將養老機構提供的護理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減輕老人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并且適時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試點工作,為農村養老服務提供更全面、穩定的經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