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春分時期,當有冷空氣連續入侵我國南方,會出現溫度持續偏低的春寒天氣,此時,再有相伴的連陰雨,對農作物會有很大的影響。
當日平均氣溫下降到10~12℃以下(各個地區標準不很一致),時間連續5-7天以上,就有可能造成水稻嚴重爛秧。因為水稻和棉花都是喜溫作物,在10~12以上時,最低氣溫在5℃以上的晴好天氣時,才有利于齊苗壯秧。反過來,出現低溫陰雨,便可想而之了。霜和霜凍是春季遇到寒潮和強冷空氣的產物,在氣候偏暖期,寒潮比較少見,但也不能麻痹大意。
倒春寒
初春時節,當氣溫回升比較快,之后又出現一段時間氣溫持續偏低,這種天氣現象人們稱作倒春寒。在南方倒春寒最主要的影響是早稻爛秧,在北方會影響到花生、蔬菜、棉花的生長,嚴重的還會造成小麥的死苗現象。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曾經發生過一次非常嚴重的倒春寒,剛好是在春分期間,那是在1976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僅湖南、江西、湖北三省損失的谷種就有7~8億斤。
春旱
在北方,尤其是西北、華北有“十年九春旱”和“春雨貴如油”之說,在冬季雨雪少的時候,冬小麥處于越冬階段,對缺水的情況不甚敏感。進入3月后土壤解凍,小麥返青;春季作物由南向北播種,如果此時降水繼續偏少,旱象就會明顯地反映出來,幼苗的處境可想而知。
華南前汛期
在華南地區有兩個雨水集中的時期,一是4~6月的前汛期,二是7~9月臺風降雨形成的后汛期。前汛期從4月初開始,5月中旬進入盛期,每年平均有20場暴雨,6月最多,占暴雨總數的一半以上,且持續時間長,雨勢猛烈。因“春分”只是沾了汛期的開頭,在此不多贅述。
二、春分節氣飲食
春分時節,飲食方面的原則是忌大熱大寒,力求中和。食物分寒、熱、溫、涼、平五種屬性,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添加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涼;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配上蛋類等滋陰食材,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黃豆芽
黃豆芽具有清熱明目、補氣養血、防止牙齦出血、心血管硬化及降低膽固醇等功效。春天是維生素b2缺乏癥的多發季節,春天多吃些黃豆芽可以有效地防治維生素b2缺乏癥。豆芽中所含的維生素e能保護皮膚和毛細血管,防止動脈硬化,防治老年高血壓。另外因為黃豆芽含維c,是美容食品。常吃黃豆芽能營養毛發,使頭發保持烏黑光亮,對面部雀斑有較好的淡化效果。
小蔥
蔥、姜、蒜不僅是調味佳品,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可增進食欲、助春陽,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蔥在一年中營養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時候,此時食之可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春天愛吃的小蔥炒雞蛋或小蔥蘸醬,都是很有營養和順應節氣的最佳吃法。
芹菜
芹菜特別適合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糖、缺鐵性貧血、經期婦女食用。芹菜有平肝降壓、鎮靜安神、利尿消腫、防癌抗癌的功效。芹菜含鐵量較高,能補充婦女經血的損失,是缺鐵性貧血患者的佳蔬。但芹菜性涼質滑,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者不宜多食,芹菜有降血壓作用,故血壓偏低者少食。
萵筍
萵筍含鉀量較高,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益。萵筍具有鎮靜作用,經常食用有助于消除緊張、幫助睡眠。萵筍不同于一般蔬菜的是它含有非常豐富的氟元素,可參與牙和骨骼的生長,改善消化系統和肝臟功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欲,有助于抵御風濕性疾病和痛風。
三、春分節氣運動
緩解春困不能靠睡
天氣暖洋洋,人也變得懶洋洋。春困就像傳染病,讓大家忍不住哈欠連天。“其實春困不是病,它是人體生理機能隨自然季節變化而發生相應調節的一種生理現象。”寶雞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血管疾病專家胡杰介紹說,冬天,人體為了防止熱量散發,皮膚和微細血管處于緊張收縮狀態,維持機體的生理恒溫和中樞神經系統興奮信息增多,人的大腦比較清醒。而春天,氣溫適中,皮膚和微細血管處于舒張的狀態,體表血液供應量增加,流入大腦的血液就相應減少,于是出現昏昏欲睡的春困現象。
“緩解春困僅靠多睡是不行的,鍛煉可以大大加快腦處理信息的反應速度,有效地防止春困。”胡杰說,春天最好多在陽光充足、綠化好的地方活動,多做些深呼吸,給大腦提供新鮮充足的氧氣,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消除困倦。
有氧運動別太激烈
寶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田輝表示,消除春困最好是采用有氧運動,如慢跑、普拉提、瑜伽、太極拳等鍛煉形式。這些運動能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增加機體和腦部供氧。例如普拉提能鍛煉普通有氧運動難以鍛煉到的身體部位。久坐造成的肩痛、腰酸或是肌肉不適等問題,都可以通過普拉提來改善。
四、春分節氣預防疾病
預防哮喘,首先,要注意保暖和及時增減衣物,避免受涼感冒以及冷空氣刺激誘發哮喘。其次,出入場所要適宜,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哮喘病人應盡量不去那些人群聚積的地方,對花粉及植物過敏者請不要到花園及植物園,嚴重花粉過敏者,可考慮異地預防。再者,外出時間要適宜。一天當中,午間及午后是空氣中花粉飄散濃度較高的時間,此時,應盡量減少外出,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刮大風的天氣,也要減少外出,免遭塵土及冷空氣的刺激。另外,一些生活細節必須注意,比如衣服、床上用品最好不用羽絨或蠶絲,因為一些哮喘病人對于動物羽毛、蠶絲過敏;注意哮喘發作是否與食物有關,如蝦、牛奶、桃子等,應當引起注意;慎用或忌用某些可能誘發哮喘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減少吸入花粉,日間或午后少外出;不用地毯,每周將被套、床單、枕巾、衣服等用熱水(50℃以上)洗1次;室內濕度保持在5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