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講,風邪為六淫之首,意思是說,風邪是諸多外感因素的先導,寒、暑、濕、燥、火等大多是借助風邪而侵及人體的,風邪無處不到,極易侵犯人體,引起多種疾病。
風邪與人的體表接觸,最易侵犯人體。而且風性善動,無處不到,變化多端,可引起各種疾病。例如風邪從經脈侵入,可傷于胃腸,也可直中臟腑之腧,病位廣泛。
風邪首先愛侵犯肺,風與寒夾雜,導致風寒感冒,表現為頭痛、畏寒、流清涕、咳白痰等;風與溫夾雜,會導致風熱感冒,表現為咽干、嗓子疼、口渴、咳黃痰等。風還會傷血管,這是風與淤血“伙同作案”的結果。當體內有淤血的時候,血栓會四處游走,堵在腦子里就是腦卒中;堵在心臟,就會心絞痛發作,甚至心梗;堵在外周小血管,就會發生肢體蒼白、紫紺、發涼,甚至壞死。風與濕邪協同,主要損傷關節,形成“痹癥”。特別是風、寒、濕夾雜,會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關節疼痛、畸形、晨僵等癥狀。頸部、肩膀、肘部、膝關節等處,軟組織本來就少,如果反復受風,則會導致落枕、肩周炎、網球肘、老寒腿等
中醫教你五招防風邪
1、防風避風
首先要注意防風避風,提倡室內白天通風,但夜間一定要關好門窗,莫讓虛邪賊風侵入。
風邪侵襲頭部的癥狀為頭脹、頭痛,嚴重的還可引起眩暈。這是內風上犯巔頂,清陽之氣受阻,氣血不暢所致。預防頭風注意不要讓頭部著涼,洗發后要及時吹干。
2、慢脫衣
有人看到春天氣象萬千,花紅柳綠,氣溫漸漸回升,就急著脫去厚重的衣物。特別是一些愛美的女性,更是要風度不要溫度,早早穿上了輕薄的春裝。其實,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因寒冷而降低自身抵抗力,使風邪趁虛而入,患各種疾病。正確的做法是:別急于減衣物,稍微捂一下,待氣溫較為穩定后,再逐漸卸去冬裝。所謂“春捂秋凍”即是此意。
3、戶外鍛煉需防風
春季晨練時防止風邪侵襲,就要注意:選擇背風的地方,比如不要在墻邊、胡同口練,以防陰風吹;不要太早外出,最好等太陽出來;在鍛煉前穿上棉質運動服并進行熱身活動,等運動開始后可以酌量減衣;控制運動強度,不要練到大汗淋漓;如果出汗過多,可以換上透氣性較好的衣服,不要穿背心、短褲,避免皮膚在冷風中暴露太多,以免打亂體內的熱量均衡,鍛煉結束后,要及時擦汗穿衣。
4、飲食防風邪
隨著春天的到來,人體陽氣也在升發。保護陽氣對抵御風邪非常重要。最易行的保護人體陽氣的辦法是,在早春,多進食溫辛類的飲食,如紅棗、山藥、韭菜、春筍等。其中韭菜是最好的補陽食物,煎雞蛋、煮韭菜粥、炒韭菜豆干,包韭菜餃子……非常方便食用。特別一提的是,初春,不宜酸性、生冷食物。另外,民間的所謂“發物”,如羊肉、蟹等也要少吃,特別是特稟體質的人,更要注意。
干燥風多的時節,人們要多補水,以潤肺、清熱,降低血液粘稠度。每天喝夠自己需要的水量外,可常喝粥喝湯。
5、按摩防風邪
合谷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虎口,拇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取穴,它是手陽明經的原穴,按摩以調理全身氣血,特別適宜面部氣血調理。
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按摩可調節頭部的氣血。但需要提醒的是,太陽穴很薄弱,千萬不要過于用力地揉按,甚至打擊。
風池穴—在頭額后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按摩可調節少陽經的陽氣,起到預防作用。
以上是春季防風邪的一些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起來吧。